苏州大学怎么样?共1972位校友分享 -凯发官网备用

苏州大学

211 一流学科

凯发凯发官网备用官网备用首页 成员 话题 口碑

院校口碑(共 1972条)  

fezn(男) 本科

苏州大学 - 物理学 - 2020级

学校印象苏州是一个很不错的城市,发展很快且环境优美。苏大作为其亲儿子当然财政方面很强势。校本部和独墅湖校区都是不错的校区。另外两个校区稍有点偏,若是专业分配在这两个校区里可能会牺牲一些生活体验(但不关键,大学重要的还是提升自己)。强势专业如材料、医学、法学、计算机都很不错,校园活动也都很多。本部和独墅湖都有一两个比较好吃的食堂和一两个不太好的食堂。住宿方面,校本部只有个别专业(如金融)的本科住宿条件很好,其他均是老宿舍,老破小那种。其他校区(尤其是未来校区,新盖的)住宿条件都不错,收费在1000-2000一年不等。
专业评价我是属于我们专业比较叛逆的类型。学了物理学就别考虑本科就业的问题了,除了提早考教资,和隔壁师范班抢饭碗外(但去私立当教培是例外,物理学和物理师范都很抢手),学院设置有三个班(物理1物理2和物理国际班,国际班大部分时候是英文授课,很锻炼英语能力),另外也会在大一大二就鼓励同学们加入科研导师组,提早接触科研。学院里还是有很多很厉害的大牛导师的。大部分同学会选择读研和升学,而我在大一二转计算机未果(因为自己菜)之后选择跨考,目前仍在转码的路上。
口碑详情

职朋9649127(女) 本科

苏州大学 - 金融 - 2013级

学校印象环境优美,名校光环,1、踏入校园,书香弥漫,一阵暖风,吹拂身边,校园是诗,校园是画,校园是一条历史长河,校园是香山红叶似火,这里是诗的海洋,这里是花的乐园,我们在这里耕耘,我们在这里收获,我们的校园,是梦的天堂。
2、金色的校园,我们喧闹而来,年轻的胸怀,溢满无限的期待,素裹的世界,我们尽情宣泄,火热的情怀,放射生活的多彩。
3、那些懵懂少年,张扬生命的光鲜,领略知识的无限。
4、那些年轻容颜,满载收获的知识,期待新的学年。
5、多彩的一年又一年,转眼间,我们长大,于是,带着成长的愉快,我们默默离开。
6、一片纯洁的沃土上,孕育着我们对明天的希望,我们渴望未来变成矫健雄,翱翔于这苍穹之。
专业评价非常有就业市场。“三年的大学生活中,我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可以说,经过大学三年的学习,我已经具备了适应社会工作的能力。 我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了与金融、会计等有关理论;熟悉涉外工作常用礼仪;具备较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能力;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办公软件。同时,我利用课余时间广泛地涉猎了大量书籍,不但充实了自己,也培养了自己多方面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严谨的学风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塑造了我朴实、稳重、创新的性格特点。
口碑详情

职朋9509566(男) 博士

苏州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2019级

学校印象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苏州大学前身是soochow university(东吴大学,1900年创办),开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融中西文化之菁华,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东吴大学是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最先开展法学(英美法)专业教育,也是第一家创办学报的大学。1952年中国大陆院系调整,由东吴大学之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之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学校更复名苏州大学(soochow university)。其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1995年)、苏州丝绸工学院(1997年)和苏州医学院(2000年)等相继并入苏州大学。从民国时期的群星璀璨,到共和国时代的开拓创新;从师范教育的文脉坚守,到综合性大学的战略转型与回归;从多校合并的跨越发展,到争创一流的重塑辉煌,苏州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专业评价苏州大学能源学院成立于2009年,前身是1983年成立的物理系能源利用教研室,是全国最早创建和发展的能源学院之一。

学院现由中国科学院刘忠范院士领衔建设,是苏州大学重点建设的新型国际化公办学院。学院汇集国际顶尖人才与队伍,匹配一流平台设施,聚焦有重要发展前景和重大创新机遇的能源与材料基础研究和应用研发,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竞争力人才。


学院以刘忠范院士为核心,汇聚了一支学术声望高、专业理论水平扎实、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精英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90余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入选者1名,国家科技部中青年领军人才计划入选者1名、国家四青人才8名、江苏省双创人才8名、江苏省双创团队2个、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江苏省特聘教授5名,“333工程”培养对象4名,“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5名,“六大人才高峰”创新人才团队1个以及校级特聘教授20名。能源学院贯彻以学者为中心的管理机制和体制,形成崇尚真理、自由民主的学术氛围,是青年才俊成长的沃土,培养优秀人才的摇篮。
口碑详情
网站地图